雷軍回憶說,小米創立初期,規模小,甚至連產品都沒有,但是仍然想組建極強的團隊,所以在最開始的半年,他80%的時間都花在找人上。
由于經驗的缺乏,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都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有一一破解后才有成功的希望。這里我們整理了5種創業初期最容易犯的錯,避開這5大坑,你會離創業成功更進一步。
第一、單干
一個人的資源與能力都是有限的,挫折與低谷會讓你很難在沒有他人鼓勵的前提下繼續前行。你需要更專業的市場策劃、更系統的產品運營體系,在大多數情況下,獨自應對這一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并且是令人生畏的。
所以,創業初期最好應該做到去花足夠的時間找人,至少 70%的精力。
第二、沒做商業計劃、缺少有價值內容
有一個可靠的商業計劃在決定未來的成功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初創公司的宗旨是什么?誰是你的潛在客戶?初創公司使命和價值是什么?初創公司所需的方向是什么?誰是你的競爭對手,他們在做什么?如何才能算成功?這些問題都是創業初期需要首先考慮清楚的商業計劃。。
完善的商業計劃決定著創業企業的各個方面。當公司停滯不前或者將要開創新的企業時,隨時可以參考商業計劃。
第三、錯誤地處理資金
很多創業者創業初期遇到的最大錯誤是花費太多,不必過于著急并且雇用大量的員工,創業者可能相信所有的新員工都是需要的,但是這可能將僅僅意味著更快的耗盡創業企業的資金。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一開始時要只聘請那些真正需要的員工并且逐步配備人員。
此外,創業者可能會經不起誘惑而很快花掉很多錢,支出不必要的費用,而不是充分利用這些資金,最終導致資金只是白白地被浪費了。
你需要考慮這些問題:如果公司資金不足,你該怎么辦?如果投資者退出或者客戶不付款該怎么辦?如果突然發現公司運營的關鍵環節成本太高又該怎么辦?你有沒有錢來處理這種情況?
沒有對資金的適當管理和使用,新的公司就可能永遠不會揚帆啟航。
第四、目標太小
投資人保羅·格雷厄姆在“會扼殺創業企業的18種錯誤”中說到,許多創業者認為瞄準一個較小的人群會比較安全,因為競爭不會那么激烈。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出了什么好東西,你肯定就會有競爭對手,所以你最好還是面對”,保羅·格雷厄姆說。“你想避免競爭,只有放棄真正偉大的創意才行”。
如果一個創業者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太多,那么成功就可能是難以企及的。
第五、選擇了錯誤的創業地點
很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往往出現在硅谷,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以及波士頓等高科技中心。
羅蘭·H·梅西最初在馬薩諸塞州開了一家商店,但是沒有成功。所以,他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并且將他的公司搬遷到了紐約市第六大街。企業成功了并且產生了被稱為梅西百貨的零售業巨頭。
選址對公司來說一直很重要。在正確的位置開店是關鍵,同時要把成本、潛在客戶的地理位置以及整個行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