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他以一人之力,掀起了中國動力電池的發展浪潮。如今,他的故事已鮮有人知曉,江湖上也不再有他的身影。
【“電池大王”】
一輛新能源車的成本,電池占比約三到四成。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井噴,正讓動力電池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造富之地,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產業與財富神話。
行業巨頭寧德時代自2018年上市以來股價增長了10倍,所造就的億萬富翁數量一舉超過谷歌等科技巨頭,創始人曾毓群更是以345億美元的身家超過李嘉誠,問鼎香港首富。
除了寧德時代,很多電池制造公司,以及產業鏈上相關公司的業績和股價也都一路飆升。
但很少人知道,最先講述汽車電池故事的,既不是曾毓群,也不是如今行業里能看得見的任何一個人。
這個人,在20年前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遠大前景。按當時的公開報道,他創造了該領域“多個第一”,包括世界上第一個100Ah單體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臺鋰離子動力電池汽車等,他還因此被認定為“國寶”。
鼎盛時期,他曾放言要取代比爾·蓋茨做全球首富,讓中國電池征服全世界……
他就是鐘馨稼,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最早的鼓吹者和造夢家。
【一夜成名】
2000年初,世界正籠罩在千禧年的喜悅之中,一則從廣東珠海傳出的消息,震動了整個電池行業。
一輛采用100Ah鋰電池的電動汽車在充電2小時后,續航達到383公里,一舉打破世界紀錄,而它的發明人就是鐘馨稼。
這一“壯舉”讓鐘馨稼一夜成名,也讓公眾開始關心他的故事。
時間回到1995年,正值國家大力發展鋰電池行業的關鍵期,頭頂“鋰電池研發專家”的鐘馨稼,被某領導看中并推薦,在珠海高新區三灶科技工業園建起了“瑞星生命源電池實驗室”。
從此,鐘馨稼開始了一個接一個的電池神話。
1996年,他對外宣稱自己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個單體容量90Ah生命源鋰離子可充電電池。一年后,世界首個動力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也在這里問世。
1998年,他又制造出單體容量100Ah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并裝車試用。
雖然這項研究成果,在試駕時發生了自燃,讓鐘馨稼丟了臉面,但他并沒有放棄,還把那輛被燒的車和全部家當拉到深圳蛇口,決定換個地方重新來過。
短短一年后,他就把改良過的動力型鋰電池再次裝入那輛修好的車,這一次,小汽車終于在深圳飛奔起來,他的名聲也徹底打響。
1999年8月,雷天綠色電動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雷天)成立,鐘馨稼任董事長。有報道顯示,到2000年,深圳雷天已經開始向全球銷售800Ah的單體動力電池,而這些發明創造,全都出自鐘馨稼一人之手。
深圳出了個“天才發明家”,直接驚動了國家部委。
2001年,鐘馨稼被國家某部委列為“國寶”級電池發明家,由他研制的生命源動力型鋰電池也被列為“國寶”級產品。
該部委還發文,以“深圳雷天”為基礎,組建國家“863”計劃鋰動力電池研發中心,鐘馨稼則被指定為該研發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
2006年,鐘馨稼又宣布自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塊3600Ah及10000Ah單體容量稀土鋰離子動力電池。
同年,動力鋰離子電池被列為國家優先高效能源材料技術的發展方向,成了地方政府打造產業、創造政績的必爭之地。
政策紅利之下,鐘馨稼更加炙手可熱,他先后與多個地方政府合作,畫下總產值500億元的項目藍圖。三年后,他還與中國香港上市公司首長國際前董事總經理曹忠合作,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一場名為“驚雷計劃”的借殼上市運作。
鐘馨稼出電池技術,曹忠負責資本運作。2009年10月,雙方合資成立香港雷天,并借殼嘉盛控股在香港上市,二人為控股股東。
不僅如此,他們還拉來李嘉誠作陪。2010年1月,嘉盛作價2.9億港幣向李嘉誠配售4億股,4個月后,香港雷天與嘉盛重組上市,更名為中聚雷天,鐘馨稼任董事局主席。
在李嘉誠加持下,中聚雷天股價直線攀升,一度從每股0.4元漲到2.7元。
在鐘馨稼的自述中,曾經的自己宛如孤膽英雄,為研究電池耗費2個多億,家財散盡,妻子也離他而去。
如今,公司風光上市,名利雙收,他終于迎來人生的“巔峰時刻”。
中聚雷天前員工回憶,那些年,鐘馨稼意氣風發,經常向員工炫耀,自己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專門給他發過賀電,比爾·蓋茨也打過電話向他討教經驗,他不止一次放言,他取代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指日可待。
2011年,鐘馨稼宣布,投資3億美元在美國加州開設柴油休閑車制造公司,生產全電休閑車和快速充電系統,還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創建鐘馨稼全球能源中心,儼然要把電池帝國擴張到全世界。
故事講到此處,看似完美且勵志,但這一切只是表面,神話崩塌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