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方向的產品運營,是以內容作為連接產品和用戶(或用戶行為)的橋梁,以產品的核心指標為目標(如DAU或交易額)的運營方式。內容運營絕不只是發幾個帖子就OK的,而是包含了很多可具體描述的能力要求。
1、拆解目標。把一個產品扔給你,要求給出通過內容運營的方式能做哪幾個方面的事,效果分別是什么,在產品整體目標的份額是多少。
2、內容定位。通過產品定位確定用戶定位,通過用戶定位確定內容定位。其實就是不同的用戶群體,對應不同的內容。
3、內容規范化。UGC類產品的內容是用戶創造的,但需要通過管理和展現優質的手段去規范內容,從而形成良心循環。
4、專題策劃。這個就不多說了,傳統意義上的內容編輯和策劃。
5、多緯度整合內容。產品會按照某個形式去展現內容,如最新or最熱。運營需要給出更多緯度的整合內容,如話題廣場、被贊最多、豆列、tag等方式。
6、常規內容品牌化。有些每日或每周在做的常規內容,如每日猜電影、每周電影風向標、豆瓣奧斯卡等,提升用戶對品牌的認知,穩定用戶瀏覽內容的時間預期。
7、內容輸出。將產品內的優質內容輸出至站外,對產品品牌和貢獻優質內容的用戶都是有好處的,如知乎日報、一刻。
8、優質內容產出用戶的維護。能產生優質內容的用戶是較小的一部分,應該有專人做定向的日常維護、溝通和激勵的工作。這事也可以歸到用戶運營的工作內容。
9、數據分析。所有內容運營做的事,都要看最終的收益,哪怕只是這一個專題貼的UV、每天push的打開率等數據。關注和分析這些數據,并做持續的優化。
其次是逸興@知乎上的回答:
1.唯快不破
舉個例子,當一場球賽結束,作為運營要做的事情是在比賽結束后的半分鐘之內把賽后討論帖列出,然后即刻換上首頁。上了首頁后會有大量的流量到討論帖里來,再進一步把比賽數據、視頻、花絮貼上來,這整個過程不應該超過2分鐘。因為比賽結束的時候,是體育用戶最亢奮的時候,他們迫切需要一些內容去延續他們的亢奮,這就好比喝酒,喝了一杯再來一杯,做運營也是這樣,續杯能力要強。
2.營造氛圍,哪怕是虛假氛圍
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內容-沒人來看-沒人創造內容-沒內容,無限循環。人(即流量)你無法控制,但內容可以自己來創造。早期運營的能力是這個社區能否起來的關鍵,知乎是這樣,在早期,大量的問題、回答都由運營人員來創造。其實虎撲、微博等社區也是這樣。
3.話題切入點要切到位
要避免重復內容和濫用熱門內容,多從更加離奇、新穎的角度去創造內容。我做體育社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內容并不是哪個球王和哪個球王誰強,而是用戶總在好奇“籃球45分鐘和足球90分鐘哪個更消耗體能”,話題創新,內容更大,觀點更新奇。這樣的帖子,足球幫vs籃球幫很容易打起來,這樣的“打”出來的內容不至于想某球星vs某球星那樣審美疲勞,因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