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談談chinaz
從09年的時候,chinaz慢慢轉型為科技門戶,不過這轉型還不夠明顯,隨后2012年的一次改版使得chinaz首頁徹底變味科技頻道。就比如說專欄推薦這個欄目,剛開始建立的時候,許多與站長有關的文章都會推薦到專欄首頁里,而我的博文也會經常推薦到這里。但慢慢的,專欄里大都是IT的行業評論。
隨后與站長有關的文章,越來越靠下,越來越得不到推薦。直到今年chinaz的建站欄目的文章,許多站長類文章一直在首頁不動,已經變成一周更新一次。
雖然chinaz的title是叫站長資訊,但是真正寫給草根站長看的內容太少,和門戶科技頻道推薦的內容基本上已經區別不大了。當時我就就常跟身邊的人說,chinaz怎么好意si說自己是站長資訊門戶了。
Chinaz是國內最大的站長工具,因此也累積的用戶大部分也是草根站長。而做的內容是給少部分高端用戶看的,導致大部分用戶在上面找不到自己的需求。最關鍵的一點,真正所謂的高端用戶都去專業的科技門戶了,何必來個掛著站長資訊title的網站看科技網站的內容了?
再來說說A5
相對CHINAZ,A5的有關站長的內容還稍稍多一點,當時的A5站長網的內容90%都是站長的原創,因此內容都很干,能給新人很多借鑒。記得到09年的時候,站長網也還是以站長投稿的原創內容為主。
可能A5也覺得自己不像站長資訊門戶了,因此把網站title從以前的“站長必上的網站”改成叫“網絡創業者必看的網站”。可能A5覺得之前做站長資訊低端吧,或者審核站長原創內容工作量大,質量參差不齊。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改走科技門戶的路線,失去了原創的A5,還能叫A5嗎?
而且A5內容審核標準變了,上首頁的就必須是編輯自己轉載的“高端業內新聞”。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自然大部分站長有好的原創也不去投稿了?而不像以前好的原創內容會被編輯推薦到首頁,從而讓寫原創的人才有動力去投稿。
做站長資訊沒前途嗎?
如果是是純IT新聞,能拿到第一手信息的話,流量是杠杠的,即使是轉載也能得到比站長類文章更多的流量。這下就一目了然了,于情于理IT行業的新聞總是要比站長類的文章點擊率要高,甚至高很多。如果從這一角度來看,chinaz和A5做科技資訊也能理解了。
站長門戶做IT新聞也有很大弊端,尤其是對站長一點用都沒有,比如最近在IT圈阿里收購新浪的新聞,借用@六間房劉巖的一番話可以詮釋:
阿里收新浪、收UC,關你屁事啊!是極大的啟發了你?(扯!);還是讓你從中受益了?(扯!);從早到晚不停有人微信短信和我討論這事。要想牛逼,自己做點新鮮事兒,人家夫妻打炮(還不一定和諧),老百姓們狂歡個屁呀!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站長類的文章投稿可以用:千篇一律、濫竽充數,八個字來形容。文章不管好不好,改改就成自己的了,投稿的目的就是為了留外鏈。這樣的投稿有多少價值呢?
寫在最后
我在想,即使我們怎么吶喊也不會改變chinaz和A5的內容轉型了,畢竟這是公司運營,一個人說了也不算,而且chinaz還有站長工具、源碼下載;A5還有站長交易。在未來依然會幫助無數草根站長發展。那么未來,誰來取代chianz和A5做站長資訊呢?
丁道師在看完本文后也給出了一個觀點
無論你做多少年站長,有多么草根,站長的最終歸宿還是IT圈,翅膀長硬之后,創業的創業、去IT公司的不在少數。目的沒變,只是方法變了。